中央空調系統的空氣處理過程
在中央空調系統的空氣處理過程中,一般希望中央空調的制冷系統所提供的冷水溫度相對穩定,由空調的自動控制系統根據處理空氣冷負荷的大小,調節通過空氣處理設備冷量的多少來達到運行調節的目的,即定水溫變水量的調節方式。
中央空調制冷系統的定水溫(相對而言)變水量運行,一般是由制冷系統的運行人員在制冷系統運行中,將制冷系統中的蒸發溫度(或蒸發壓力)調整到使蒸發器冷水出口溫度接近或低于空調系統空氣處理所要求的水溫,使制冷系統連續不斷地運行,向空調系統中的空氣處理設備連續不斷地提供一定溫度(相對穩定)的冷凍水,保證空調制冷系統的正常運行。
制冷系統的定水溫、變水量的另一種運行方式是設定制冷系統中蒸發器冷水出口的溫度上、下限值,使制冷系統在蒸發器冷水出口溫度的上、下限之間運行。當蒸發器冷水出口水溫達到所設定的下限時,制冷系統中的主機將停止運轉,而水泵繼續工作;當冷水在空調系統中空氣處理室與處理空氣進行熱交換后,其回水溫度升高(由于此時制冷機已停止運行,只有輸入泵運轉,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后且溫度已升高的冷水進入蒸發器),如果水溫高于蒸發器出口所設定的上限溫度時,制冷機組將再次啟動運行。如果制冷系統采用此種方式運行時,在蒸發器出水口的水溫上、下限沒定值之差過小時,將會造成制冷機組的頻繁停機和啟動,這種情況的出現容易造成設備故障;如果蒸發器冷水出口的上、下限設定值之差過大時,在滿足空氣處理需要的條件下,又會造成制冷機組的制冷量下降,耗能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