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中心

    空調用離心式制冷機組中潤滑油系統和油站運行中常見故障分析

    2013-12-22 08:12:25 5836

    潤滑油系統在整個機組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潤滑油系統和油站總的要求是:油壓適當,油量充足,油溫正常、清潔通暢。因而潤滑油系統和油站運行中的常見故障內容,基本上屬于上述范圍之內。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油壓過低

    油壓過低在機組的起動過程和運行過程中均會出現。從這方面故障發生的統計材料看,大約70%以上的油壓過低故障現象發生在機組的起動過程中。

    機組起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油壓過低造成機組無法起動,其故障原因有以下幾種:

    (1)油泵不能起動或油泵轉向錯誤。這種現象一般屬于油泵電機接線方面的問題。

    (2)油溫太低,造成冷凍機油中溶入過多的制冷劑,徑向或推力軸承無法形成油膜;油泵中吸入過多的制冷劑與油混合形成的泡沫,使滑片油泵的滑片轉子產生“空吸”現象而劇烈波動,造成供油壓力過低。產生這種現象是由于機組起動運行前未按操作規定接通油槽底部的電加熱器或接通后加熱時間不夠所造成油溫太低。

    (3)油泵本身裝配上的問題,如:①齒輪油泵中徑向間隙過大,油壓上不去,②滑片油泵內被臟物堵塞或滑片松動,油壓不足,③滑片油泵端部下方的調壓閥的閥芯卡死,調壓閥失靈,油壓調整不上去。

    (4)主電動機軸承回油管未經過機殼底部油槽被加熱,而直接與油系統總回油管接通,大量制冷劑隨回油回到油泵中,造成與前(2)項內容類似情況,供油壓力上不去。這種故障現象是由于未按設計要求裝配油路所造成的。

    (5)油質不純。例如。①油臟,②不同牌號的冷凍機油混合,將使冷凍機油的粘度降低,破壞油膜形成;若含有不同性質的抗氧化添加劑的冷凍機油混合,有可能產生化學變化而形成沉淀物,③采用一般合成冷凍機油而來采用規定的40號礦物冷凍機油;④存放保管不當,冷凍機油中混入大量水分、空氣而變質。

    (6)位于供油管上的油過濾器嚴重堵塞,油過濾器前后油壓損失很大,造成供油壓力大大下降。

    (7)充灌油量不足,油槽油位太低或不見,造成油壓上不去。

    (8)制冷劑充灌量不足。在機組起動過程中,壓縮機進氣室吸入的制冷劑蒸氣量小,吸入蒸氣壓力過低,通過壓縮機平衡管,使油槽上部油的背壓降低,供油壓力無法穩定而逐漸下降,直至低于規定油壓而故障停車。

    (9)浮球上有漏孔或浮球閥開啟不動,造成制冷劑液體不能正常通過節流孔進入蒸發器,蒸發器中制冷劑量不足,在機組起動過程中,出現與(8)相同的故障現象。

    (10)軸承(包括徑向軸承和推力軸承)密損后間隙過大或軸承加工裝配不合格。軸承間隙過大,造成油泵運行特性上管路阻力曲線趨于平坦,使油泵運行的工作點移向大油量、低油壓區域,故造成起動油壓過低的故障原因。

    ( 11)離心式制冷壓縮機內部漏油嚴重。潤滑油路與制冷劑之間在壓縮機內部主要靠充氣密封3、6、9(圖8-1)來隔斷。但要做到絕對的封油作用也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機組的起動過程,機殼內油槽12上部空間處于零壓上下狀態,當壓縮機起動時,壓縮機入口很快由于抽吸作用而形成負壓區。通過平衡管1油槽12上部油氣流向壓縮機進氣室,形成壓力梯度并逐漸趨于平衡。這是機組起動過程中油漏入壓縮視流道不可避免的情況之一。起動過程由于壓縮機蝸殼出口壓力尚未達到足夠高,對充氣密封充以制冷劑蒸氣的壓力也沒有高于起動時軸承中潤滑油壓力,充氣密封未起到正常封油的作用,也造成油內漏現象。嚴重情況下,大量潤滑油被帶入蒸發器內,油槽內油量不足,導致供油壓力難以穩定下來。可見,凡是潤滑油與制冷劑接觸的部位,總是存在油內漏的現象。

    2.油槽油溫異常

    油槽油溫異常包括油槽油溫過高與過低兩種故障現象。造成油槽油溫過高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幾種:

    (1)連接油槽底部電加熱器的溫度繼電器上溫度整定值過高,油槽油溫的調節范圍隨之增高。

    (2)油冷卻器的冷卻水量不足。例如:①冷卻水供水閥開度不夠,②供水閥全開,油槽油溫或軸承溫度仍然降不下來,就系油冷卻器換熱負荷設計不足。

    (3)油冷卻器內水管臟污或堵塞,換熱效果下降,油槽油溫和軸承溫度降不下來。

    (4)軸承溫度過高的故障所引起。

    (5)機殼上部平衡管一端的油氣分離器4(圖8-1)中分離網嚴重堵塞。

    造成油槽油溫過低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幾種:

    (1)油冷卻器冷卻水量過大,一般屬于調整不當所造成。

    (2)油槽電加熱器連接的溫度繼電器上整定值過低,造成油溫自動調節失控,油溫上不去。

    (3)制冷劑大量溶入油槽內,由于制冷劑溫度(壓縮機進氣室溫度)大大低于油槽油溫,混合后使油溫下降,且油質變劣。

    3.油壓過高

    油壓過高的故障現象一般出現在機組起動后,壓縮機進口導葉逐漸開啟時對油系統供油壓力的調節過程中,其產生的原因有:

    (1)油壓調節閥失靈或開度不夠。

    (2)供油壓力表后的油路有堵塞現象,管路阻力曲線變陡,造成油泵特性移向高壓區域,供油壓力表上讀數偏高。

    4.油壓波動

    這里所指的油壓波動是指供油壓力表上指針劇烈波動的故障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油壓表本身質量不良,或油壓表接管中混入制冷射蒸氣和空氣,造成指示紊亂。

    (2)油槽油位過低,油位低于總回油管口,造成油泵吸人大量制冷劑泡沫和蒸氣,引起油泵氣蝕,排出油壓波動。

    (3)由于“油壓過低”故障,往往伴隨油壓波動現象,譬如油中溶入制冷劑過多或油質不純等。或由于壓縮機喘振時造成壓縮機轉子的來回竄動,軸承間隙中油膜時而形成時而破壞,管路上阻力特性頻繁變化,使得油泵排出油壓劇烈波動。

    (4)油壓調節閥不良盛損壞。

    5.油泵不轉

    其故障現象有以下幾種情況:

    (1)油泵不轉,油泵指示燈也不亮。其原因是:①油泵連續起動頻繁,造成油泵電機過熱故障,油泵不轉;②壓縮機進口導葉未能全閉時,主電動機起動力矩過大,起動柜上空氣開關因超載而跳閘,油泵無法起動。

    (2)油泵不轉,油泵指示燈亮。其原因是:①油泵電機三相接線反位造成油泵反轉時;②油泵電機通電后由于電機不良而造成油泵不轉。

    (3)油泵轉動后又馬上停轉。其原因有:①油泵超負荷,油泵電機燒損,②油泵電機內混入雜質、卡死。


    波多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