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式制冷機的排氣過程
由于轉子旋轉時基元容積不斷縮小,將壓縮后具有一定壓力的氣體送到捧氣腔,此過程一直延續到該容積最小時為止。
隨著轉子的連續旋轉,上述吸氣、壓縮、排氣過程循環進行,各基元容積依次陸續工作,構成了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循環。
由上可知,兩轉子轉向相迎合的一面,氣體受壓縮,稱為高壓力區;另一面,轉子彼此脫離,齒間基元容積吸入氣體,稱為低壓力區。高壓力區與低壓力區由兩個轉子齒面間的接觸線所隔開。另外,由于吸氣基元容積的氣體隨著轉子回轉,由吸氣端向排氣端作螺旋運動。因此,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吸、排氣孔口都是呈對角線方式布置的。
由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可知,吸排氣孔口的啟閉完全為幾何結構所定。氣體在螺桿式制冷壓縮機內部因容積縮小所達到的壓力,即與捧出孔口相連通瞬間基元容積內氣體的壓力,稱為內壓縮終了壓力。它與轉子幾何形狀、捧氣口位置、吸AIX力及制冷劑種類有關,而與排氣腔壓力無關,內壓縮終了壓力與吸人壓力之比稱為內壓力比。而捧氣腔氣體壓力稱為外壓力,它與吸人壓力之比稱為外壓力比。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內壓力比與外壓力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這取決于壓縮機實際運轉工況與設計工況是否相同。內壓力比取決于孔口的位置,而外壓力比則取決于運行工況。一般應力求內壓力比與外壓力比接近或相等,以使壓縮機獲得較高效率。當排出壓力與內壓縮終了壓力不等時,一旦基元容積與排出孔口連通,氣體還善辨行宦容積壓縮或彪膨這就產生了附加功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