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動態資訊
制冷裝置是一個與外界空氣完全隔絕的封閉式系統,制冷劑作為一種傳熱媒介在系統中循環,不允許有任何雜質進入系統內。如果有雜質進入了系統,尤其是系統外的雜質,就會使制冷裝置不能正常運行,效益降低,能耗增加。嚴重時會產生一系列故障,甚至會發生事故。制冷裝置中常見的幾種雜質是潤滑油、水、空氣和機械雜質。本節介紹這四種雜質的危害和排除,這是制冷裝置操作管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也是制冷裝置的設計、安裝人員必須掌握的。正確認識影響制冷裝置正常運行的幾種雜質的危害性,設法減少這些雜質,并及時將其排出系統,是保證制冷裝置高效率運行,實現節能的重要內容之一。
制冷系統中除制冷劑外,往往有一部分混合氣體,在冷凝壓力和溫度下是不凝結的,統稱為不凝性氣性,在工程上常簡稱空氣。這些不凝性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空氣,此外還可能有制冷荊及冷凍油的分解物。這些不凝性氣體是影響制冷裝置高效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此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并及時排除,才能保證制冷裝置的高效節能運行。
1.制冷系統內空氣的主要來源
1)在機器設備或管道經安裝或檢修后投產時,因為抽空不徹底,使空氣殘留于系統中。
2)充注制冷劑和冷凍機油時,因操作不慎而使空氣進入系統。
3)低壓系統或曲軸箱內工作壓力低于外界大氣壓時,外界環境中的空氣由閥門、軸封等系統中密封不嚴處滲入系統。
4)當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過高或系統管道等處焊補作業時,由于溫度接近或達到冷凍油的閃點,將引起冷凍油的碳化裂變,產生不凝性氣體。焊補作業時的高溫,也能使制冷劑分解,產生不凝性氣體。
系統中的空氣,與制冷劑蒸氣混合,被壓縮機吸入,經壓縮后排至冷凝器中。當制冷劑蒸氣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體時,空氣由于不能凝結而被分離出來。同時,由于高壓貯液桶的液封作用,使空氣無法進入系統的低壓部分。所以,制冷系統中的空氣主要聚集在冷凝器,少部分集聚于高壓貯液桶的上部。
2.空氣在系統中的主要危害
1)冷凝壓力升高。根據道爾頓分壓定律,系統中的壓力等于制冷劑的分壓力和空氣的分壓力之和。所以,聚集在冷凝器中的空氣越多,則其分壓力越大,系統的總壓力(冷凝壓力)也就越高。從而導致制冷循環的壓綰比增大,壓縮機的輸氣量減少,耗功量增加。
2)排氣溫度升高。由于空氣的等熵指數(彤一1.41)大于制冷荊的等熵指數(氨K-1.28;R12的Jc-1.13*R22的K-l.18*R502的t-c=l.133),造成壓縮機排氣沮度升高,壓縮機運轉條件惡化。同時高溫的制冷劑蒸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遇到油蒸氣或明火時有爆炸危險。
3)冷凝器中傳熱效率降低。空氣在冷凝器中占用了傳熱面積。由于翻冷劑在制冷系統中不斷地循環,不斷地在冷凝器換熱表面上凝結成液態,而不能凝結的空氣將聚集在換熱表面,使制冷劑蒸氣必須穿過不凝性氣體才能接觸冷凝面的換熱表面,即凝結過程產生了附加熱阻。這樣冷凝器的換熱效率降低,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升高。
4)腐蝕性增加。空氣進入系統后,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加劇對金屬材料的腐蝕,加速了冷凍油的老化或氧化。
鑒于空氣在系統中的危害,工作中要盡量防止空氣進入系統。例如,停機時若曲軸箱內壓力低于大氣壓,可打開吸氣閥,使曲軸箱內壓力等于或略高于大氣壓。若系統內有空氣,應及時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