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聞動態資訊
制冷劑是制冷系統實施制冷循環一個極其重要的工作物質。利用它在制冷循環過程的狀態變化,完成系統熱量的傳遞,應具有較高的臨界溫度,在常溫或普通低溫下是液態的特點。自有人工制冷以來,工質就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氨作為最早使用的制冷劑之一,具有優良的制冷性能,但由于毒性和可燃爆,使用上受到限制。后來又發展了氯乙烷和二.氯化碳。1930年美國首先推出氟利昂制冷劑,使制冷技術迅速發展和普遍應用,并帶來了制冷系統小型化,之后又出現了熱力學性能更好的混合工質應用于商業制冷設備上。這些日趨完善的氟利昂類制冷劑,人們后來卻發現它破壞地球外的臭氧層,于是力求盡快研制出新一代更安全可靠無污染環境的制冷。
由于制冷系統的結構和運行性能與制冷劑的性質有著密切關聯,因此,要獲得一個性能良好、運轉正常的制冷系統,制冷荊就必須符合一定的要求。主要考慮下面四個方面的性能。
一,物埋性能
(1).應具有較高的臨界溫度和較低的冷凝壓力。臨界溫度高可以在常溫或普通低溫下冷凝成液體,實現制冷循環。冷凝壓力低可以增加系統運行安全度,減小材料投資費用,降低壓縮比,減小功耗和泄漏故障。
(2).在制冷溫度范圍內,工質對應的飽和蒸發壓力應稍高于大氣壓力,保證系統正壓運行,避免空氣侵入。
(3).單位容積制冷量要大,粘度盡可能小,導熱性能高,這樣可以提高效能比,減小系統尺寸。
(4).凝固溫度要盡可能低,可以獲得更低的蒸發溫度。
(5).能與潤滑油互椿或混A而不影響潤滑荊性能和電氣性能,也不降低工質本身的熱力學性能。
二,化學性能
工質熱穩定性能好,不易分解,不腐蝕金屬和其它材料。
三,安全性
一般條件下不燃燒,不爆炸,無毒,無臭,無味,不污染環境。
四,經濟性能,易獲取,價格低廉。
當然要完全符合要求構理想工質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總是在某一方面存在著藏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只能在應用時相互兼顧,采取適當措施進行補救或揚長避短,滿足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