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中心

    水冷套管式冷凝器

    2014-06-05 05:06:08 1595

    由無縫鋼管作外管,由一根或三根以上純銅傳熱管作內管穿入其中后,盤成圓形或長圓形的套管式冷凝器如圖4-15a、b所示。外管與內管的組合尺寸見表4-7。更大的甚至有二十根左右的內管見圖4-15c。

    盤成圓形或長圓形,既可減小冷凝器所占用空間尺寸,又可將壓縮機(全封閉或半封閉機)或其他小設備置于其空腔內,從而使機組布置更為緊湊,使制冷裝置的外形尺寸和體積減小。

    由圖4-15b可見,制冷劑蒸氣從上部進入套管的管間空腔,在內管外表面上冷凝,冷凝液在蒸氣流速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盤管往下流動,從套管下端流出,麗冷卻水在水泵作用下,從下部進入內管內,由上部流出,因而是純逆流布置的。套管式冷凝器的盤管總長不宜太長。太長時,不僅傳熱管內流體的流動阻力較大,更由于盤管下部會積聚較多的冷凝液,使冷凝傳熱管的面積不能充分利用。通常在空調冷量小于20kVV時,可銅成一只內套三根或一根傳熱管的套管式冷凝器;而在空調冷量大于20kW的場合,可制成2-4個并聯使用的套管式冷凝器,或者如圖4-15c所示用稍大直徑外管內套20余根傳熱管,以減少或避免盤管下部的積液問題。

    同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的傳熱管兩側對流換熱強度相似,套管式冷凝器的傳熱管也多用低螺紋管,且制冷荊蒸氣同時受傳熱管內冷卻水和無縫鋼管外的空氣冷卻,故傳熱效果較好:對R22蒸氣冷凝,套管式冷凝器以冷凝管外表面積計的傳熱系數通常達K>1200 W/( ㎡·K),而在管內水流速2- 3m/s,冷卻水進出口溫差Δt =8-11℃,肋化系數β≥3.5的場合,以傳熱管外表面積汁的傳熱系數為K> 1050-1450 W/( ㎡·K)。

    套管式冷凝器具有結構緊湊,制造簡單,價格便宜;逆流布置使冷凝液體的過冷度較大;冷卻水溫升高而使水耗量較少等諸多優點,但兩側流體的流動阻力均較大,且清除水垢較困難。目前在家用中央空調中應用較多。


    波多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