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訊

    新聞動態資訊

    壓縮機在運行中突然停車或者停開頻繁(1)

    2013-11-18 08:11:34 2311

    1.排氣壓力升高,超過允許值,壓力繼電器自動切斷電源,壓縮機就實行保護性停車

    引起高壓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1)系統中有空氣:空氣在常溫下不能凝成液體,因此空氣積貯在冷凝器內,其結果會減弱冷凝器的傳熱效果,造成冷凝溫度和冷凝壓力均升高。同時空氣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分壓力,排氣壓力應是冷凝壓力與空氣分壓力之和。綜合這兩個因素,使排氣壓力升高,隨之排氣溫度也升高,如用手摸排氣管和氣缸蓋,將會很燙手。

    制冷系統中有了空氣,在排放空氣之前應檢查空氣是如何進入系統的。造成空氣進入系統的原因有:一是低壓段有滲漏點,尤其是低溫制冷設備,吸氣壓力低于大氣壓,一旦低壓段有滲漏點,則空氣就會滲入系統。最易滲漏的地方是軸封和管路接頭處。如發現滲漏點,應及時排除。二是加制冷劑前,系統內空氣未抽干凈,或是在添加制冷劑(或添加潤滑油)時,操作不嚴密,空氣滲入系統。

    氟利昂制冷設備放空氣的操作如下:

    ①關閉貯液器出液閥或冷凝器出液閥。

    ②啟動壓縮機。把低壓段的制冷劑全部抽入冷凝器或貯液器,待低壓段抽成穩定真空后停車。

    ③打開冷凝器頂部的放空氣閥,或壓縮機排出閥的多用孔道,向外放空氣。為了判斷放出來的是否是空氣,可用手擋住放氣口試驗。若是空氣,手的感覺只是像風吹過一樣,若手感到有油跡和發冷的感覺,說明空氣已基本放凈,出來的已是制冷劑氣體了,此時馬上關閉放空氣閥(有時冷凝器溫度較高,放出來的制冷劑氣體并未有發冷的感覺,此時就要靠經驗決定空氣是否放凈)。另外,為了檢查空氣是否放凈的程度,可觀察排氣閥處的壓力表數值,若此值與此時冷凝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值相等,或略高一些,則說明空氣已放凈;若壓力表值高于飽和壓力值較大,則說明系統內還有空氣,應再次放空氣,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氨制冷設備可用操作空氣分離器來放空氣,這前面已作了介紹。

    (2)冷卻水量(或風量)不足或水量調節閥失靈:冷卻水量(或風量)不足,則冷卻水(或風)帶走的熱量減小,使冷凝溫度升高,排氣壓力隨之升高。造成冷卻水量不足的原因有:冷水進水閥開度太小;或是水壓太低(一般應在0.1MPa以上);或是進水管略有堵塞}或是水量調節閥失靈等。為判斷這一點,可在制冷裝置運行過程中,測冷卻水進出水的溫差。正常情況,一般該溫差在2—4℃,若該溫度超過這數據較大,則能判定冷卻水量不足,因為隨著冷卻水量的降低,水在冷凝器內流動時間增長,則使進出水溫差增大。

    在風冷卻的制冷系統中,由于風機未開,周圍環境氣溫太高(高于40℃),冷凝器等散熱效率很低,都會使壓力顯著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壓力繼電器,也會因電機超載,使熱繼電器動作而切斷電源。

    裝有水量調節閥的制冷裝置中,若水源的水壓足夠,但冷凝器的冷卻水供應量卻不足,這時,就應檢查水量調節閥是否有問題。一般是彈簧壓力調得不適當而使閥門開不大,此時可調節彈簧使閥門開大。

    (3)冷凝器有水垢:有了水垢后熱阻增大,傳熱效果大大下降,造成冷凝溫度升高,排氣壓力相應地升高。如結水垢嚴重,冷凝壓力可比正常壓力高出0.1~0.2MPa。在這樣情況下,往往能發現進出水溫差還略有降低。此時,就需要對冷凝器進行清洗。

    空冷翅片式冷凝器的散熱片表面積灰太厚,同樣會影響傳熱效果,同時因為片隙的縮小,吹過的空氣阻力增大,使冷卻風量顯著減少,而使冷凝器的散熱效率明顯降低。對此,只要用手電筒查看散熱片之間的結灰情況。若絕大部分的片間空隙已不能透過光線,則說明結灰已很嚴重,應進行清洗。

    (4)制冷劑太多:制冷系統中加入的制冷劑量太多,結果多余制冷劑占去冷凝器的一部分容積,使冷凝器傳熱面積減小,從而引起高壓升高。一旦發現制冷劑太多,應停機,把多余的制冷劑抽出來。

    (5)排氣管道不暢通或油分離器進口濾網堵塞:排氣管或冷凝器的管道不暢通,一般發生在新安裝或剛修過的系統中。由于安裝和檢修不注意清潔工作,使管道內粘有垃圾,或粗心大意地將封口的紗頭塞在管內,結果一開車,故障就暴露出來。另外,突然奔油時,油排入油分離器的進口濾網時來不及流下來,使濾網暫時堵塞。以上兩種情況,均使排氣壓力突然增加,使壓力繼電器馬上動作停車。


    波多野吉